知乎:互联网产品的需求文档写作

刚好这阵子也在写产品需求文档,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转过来,以此共勉。

需求文档注定是给所有人看的,它就是产品的定义。

  • 文档围观的人包括:你的老板(如果产品够大,还会需要老板的老板),设计师,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有时还应该包括产品前端:如运营,销售,甚至市场部同事。
  • 在通过各方的评审和签字后,一般来说,这个文档就是一锤定音的事。若有更改,就是需求变更了。
  • 所以,在需求文档撰写前和撰写中,对产品方向和用户的把握要足够强,从产品目的,到每个链接的含义,都需要准确地定义。基本上,当你开始写文档时,应该万事俱备。一边想一边写,那说明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
  • 在有些公司,需求文档会包括产品的最终设计界面。即在文档提交给大家围观前,产品界面已经确定完毕。

需求文档写作的一些建议

  • 格式无所谓。用WORD的多,HTML,在线文档都成,我还见过PPT写的!
  • 产品定义部分一定要详细描述。按功能模块写,跨功能的定义用流程和关系来描述。多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定义用户任务,用户流程,页面逻辑关系等。
  • 使用准确的用语,注意边界情况。比如,一个文本框最多输入多少个字符?是阿拉伯数字还是皆可?超过字数会怎么样?
  • 多画图。把原型包括进去,或者把产品界面包括进去,不然就画出来。否则除了你,没多少看得懂。

一个需求文档,一些通用部分是必须要包括进去的,我总结了一个示例。
当然, 很多时候有可能是创业公司,或是小版本快速上线,要求会宽泛得多得多。
比如现比较推崇的Agile敏捷开发,会更强短平快,削弱文档的沟通而加强团队的直接交流,简化流程,快速反馈,快速迭代等等。这种情况下,需求文档会极大简化,咱就不在这探讨了。

- 阅读剩余部分 -

优秀的产品经理如何从TOP 10% 跻身TOP 1%

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什么样的特点?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还是集各类优秀特点于一身?100个产品经理中就有10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出现,这些Top 10%的产品经理在许多方面都超越普通的产品经理,然而前1%的顶级产品经理更是精英中的精英。Quora上有人提问如何成为一个精英中的精英,以下是牛人的回答,试看以下9个方面,你符合Top 1%的产品经理的特质吗?

想法:前1%的产品经理的想法绝不会被当下可用的资源或者市场环境限制住。他们可以抓住大的“破坏性”发展机会,并全力以赴利用好这个优势发展机会。

沟通:前1%的产品经理的言语让人无法反驳或者无法忽视。他们能适当地利用数据,在必要时还能发现差异、信仰,由此激起员工前进的动力,想法设法完成任务。

简单化:前1%的产品经理知道如何只用20%的努力就获得任务80%的价值。依照经验,他们一般重复这样的过程,为产品带去复合影响力,让工作简单化。

优化:前1%的产品经理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任务顺序。他们将简单的小任务和整体平台投资合理排序,将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前进与后退”安排妥当。

预测与测量:前1%的产品经理能够在任务还没有执行之前预测任务所能带来的最接近的以及最有可能的利益,并且可以利用经验和比较数据让利益最大化。当任务上线之后,这些顶级的产品经理能够计算出任务将带来的利益,并从中吸取经验用于以后的产品开发流程优化和预测。

执行力:前1%的产品经理发掘执行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认清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周围的限制因素。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他们会亲自上场,不惜与产品顾问吵翻天。

技术权衡:前1%的产品经理不需要拥有计算机专业学历,但是他们理解各种不同技术的复杂性,能跟开发人员通力合作作技术权衡。

欣赏设计:前1%的产品经理不必是一个设计师,但是能看到优秀设计的闪光点,能区分什么是“好的设计”和“优秀设计”。

极品文案:前1%的产品经理能够写出简洁的文案知道工作完成。他们知道文章中多出一个字可能会就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他们所写的文案一定是字字珠玑,多一个字啰嗦,少一个字不成文的极品文案。

各位产品经理,拿起镜子照一下自己,看看你们达到了吗?为了产品,冲!

Facebook研究报告全文 重视社交网络“弱关系”

  导语:Facebook周一在官方博客中发表署名艾唐·巴克什(EytanBakshy)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传统观点将社交网络视为一个只能提供相同视角的“回声室”,但事实上,通过量化分析和理论研究不难发现,社交网络用户分享的更多信息来自弱关系,并因此成为了重要的新观点传播媒介。

以下为文章全文:

你的好友如何影响你在网上看到和读到的信息?Facebook等社交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与数百甚至数千人建立联系,而且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尽管我们的多数时间都在密友交流个人生活,但同样会使用在线社交网络分享突发新闻、讨论政治问题,并了解最新趋势。2010年,我的同事伊塔玛·罗森(ItamarRosenn)、卡梅伦·马洛(CameronMarlow)、拉达·阿达梅克(LadaAdamic)和我共同对Facebook展开了一项研究,希望理解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特性。

有人认为社交网络只是扮演了“回声室”的角色,人们只是消费并分享了志同道合的密友提供的信息,扼杀了多样化信息的传播。但我们的研究却勾勒出一幅不同的景象。

我们发现,尽管人们更有可能消费并分享经常互动的密友发布的信息(例如讨论前一天晚上聚会的照片),但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他们并不经常接触的人。这些远距离联系人更有可能分享新颖的信息,证明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一个分享新观点、突出新产品并讨论时事的强大媒介。

这项研究认为,Facebook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回声室——在线社交网络反而推动了新颖信息和不同观点的传播。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

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是首批使用社交网络来理解信息传播模式,并将这一方法推广开来的人之一。他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弱关系的力量》(TheStrengthofWeakTies)中惊喜地发现,相对于密友而言,人们更有可能从联系不频繁的人那里获取求职信息,并找到工作。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格兰诺维特使用社交图谱来说明了社交网络与信息获取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图1)。当一个人与两个交往密切的人互动时,这两个人也有可能相互交流。因此,人们趋向于形成联系紧密的“密集群”(densecluster),群中的所有人都有联系。

- 阅读剩余部分 -

3种社交网络上的不同关系

  现有的几种典型的社交网络中,其关系网络的模型是各有千秋的。无论这个模型是在当初的产品设计阶段既有所规划的,还是在后来的运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们最终都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东西,本文尝试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

Facebook上的关系

Facebook是最核心的关系,是Friends。这是目前所有社交网络中,曾经表达最清晰的一个概念,即好友。Facebook好友最初的核心关系是同学关系。原则上来说,这时的好友是一种强关系(现实的、高沟通频率的)。强关系的对人们来说似乎比弱关系更重要。对强关系的有力支持,曾经是人们对Facebook的众多褒扬中最看好的。

后来,Facebook上的关系逐步扩展到其他各种不同的关系领域。当关系趋于复杂化时,好友这个概念就被泛化,其内涵也不再如当初那么清晰。也就是说,Friends中有大量的弱关系开始加入。

从人对关系的实际需求来说,强关系和弱关系虽有轻重之分,但哪一个都是不能舍弃的,从人的大脑对关系的管理来说,它业不是完全理性的,也就是大脑并不给每一个关系都加上清晰的强弱符号,大脑也没有严格的区分强弱关系的原则,它只是形成一种动态的自适应的关系系统。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关系泛化是符合人类大脑进行关系管理的规律的。

那么,曾经以强关系为核心的Facebook,会出现什么问题么?

Twitter上的关系

Twitter上的最核心的关系,是Follow。Follow在概念上,它的中文原意是跟随,而目前广泛被使用的中文翻译是关注,这应该也是比较准确的译法,但无论怎么翻译,其中都有一定的非对等成分。

在概念上,与Friends相比,Follow明显存在关系上的弱化,也就是,无论跟随或关注,显然还不是一种清晰的好友关系。Friends是基于相互对等的关系,是有明确关系回报的,而Follow,单从其字面的含义来看,的确如很多人所说,是略带仰角的(国内微博的仰角更大),其对关系回报的期望则是模糊的。Folllow显然降低了关系的门槛(对回报期望的降低),适合发展泛关系弱关系。但实际上,人们对强关系的需求并不会降低,只是无法在这里得到满足而已。微博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强关系的需求,但从长远看来,从关系的角度,这种满足不是根本性的。

因此,微博上,也逐步有强关系沉淀出来,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看到。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