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数据 下的文章

今天,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西湖品学·大数据峰会,请副总裁车品觉来跟一些媒体交流了下大数据心得。 以下是笔者从峰会上学到的一些东西:

1、2011年的时候,大数据概念兴起。2012年,商业开始尝试如何运营大数据。而如今,大数据进入了DATA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数据工程化时代。

而在数据工程化时代,首先要学会运营大数据,其次是大数据需要开放出来,运用到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这样形成一个正循环,数据产生数据,循环反复,充分运营后,价值就会被不断地挖掘出来,让整个社会受益。

2、大数据的三个维度

大数据从4个V的年代,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延伸至三个维度,可实时性、可解释性、数据准确性稳定性。这三个维度是现在到底数据能不能用上的很重要的三个维度。

3、现在大数据运用里很重要的问题是:业务的人不知道数据怎么用,做数据的人不知道别人怎么用,所以里面是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在中间的。

车品觉说,需要运营数据。“当你搜集很多数据的数据帮我们解决很多未来的问题时,这个才叫大数据。”过去阿里的大数据做了两个循环,一个循环是在怎么用数据;一个循环是说怎样养数据,怎么改善数据。

- 阅读剩余部分 -

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一个比较多元性的概念,涉及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人使用该概念时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总的来说,包含下面的所述的一些元素:

1. 快速迭代,用户参与。通过不断地迭代使产品日臻完善,而不是追求一次性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并且,用户的反馈会作为设计决策的部分依据。

2. 基于海量数据分析进行决策。互联网产品的一大便利是可以实时获得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可进行产品决策。也可以采用AB测试等方法主动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Google是此法宗师。

3. 病毒式营销,星火燎原。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促成产品在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的渗透,并通过制造轰动性事件、争议性话题等(参见雕爷、罗永浩),实现大范围病毒传播,乃至达致引爆点。这是一种无本万利的营销手段。

4. 小而美,少即是多。互联网产品通常不追求大而全,而是抓住用户某个痛点或价值点,针对性地做出定位明确的产品。在功能上尽量简单明确,即便要做大做复杂也是慢慢地加上去。体验上尽量做到简单易上手,甚至使「界面消失」,仅凭本能和直觉操作(如「摇一摇」)。

5. 免费策略,平台战争。互联网产品大多不向用户直接收费,而是用免费策略极力争取用户、锁定用户。并且,同时致力于使IM、搜索引擎、浏览器、杀毒软件等从专用产品变成平台产品,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推广和兜售其他服务。

- 阅读剩余部分 -